继2023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《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》之后,今年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华为运动健康发布了《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》。根据白皮书中采集到的数据显示,我国居民的整体睡眠质量并未达到理想状态。
白皮书还指出,我国居民的平均入睡时间已推迟至零点之后,且夜间睡眠时长普遍偏短,平均仅为6.75小时。尽管平均夜间清醒次数并不多,为1.4次,但居民的总体睡眠得分仅为75分,显示我国居民的睡眠质量仍有待提升。
调查结果还显示:仅有29%的被调查人群在23:00前入睡,47%的人群在零点后入睡,13%的人群在凌晨2:00后入睡。
睡眠质量低下的原因何在?
首先,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人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面临着种种压力与挑战。这种压力不仅使身心疲惫,更对睡眠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。
其次,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也对睡眠造成了干扰。许多人在睡前习惯性地使用电子设备,如刷微博、观看短视频等,这些行为容易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,难以入眠。此外,电子设备的蓝光还可能干扰生物钟,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。
再者,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睡眠问题的重要因素。例如,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,如咖啡、茶等,会刺激神经系统,导致失眠。同样,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也会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,影响睡眠。
最后,个人的心理状态对睡眠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。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使大脑保持紧张状态,难以放松,进而导致失眠。而长期的失眠又可能进一步加剧负面情绪,形成恶性循环。
综上所述,快节奏生活、电子设备普及、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心理状态等因素共同导致了睡眠质量的下降。为了提高睡眠质量,我们应当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,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。
失眠扰乱免疫系统,患病风险增加
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良好的睡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,也是保护大脑细胞、维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。
那怎样判断自己是否睡眠差呢?患有以下睡眠问题,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“睡眠障碍”。
(1)入睡困难,比如躺在床上很久(超过30分钟)还不能入睡;
(2)睡眠维持困难,比如睡着后,会频繁(超过2次以上)醒来,醒来时间超过30分钟,或醒后难以再睡着;
(3)早醒,比如明明打算7点起床,却早于(超过1小时以上)这个期望时间就醒了;
(4)对睡眠质量不满意,这个属于比较主观的想法,可能是睡不安稳,或者睡醒后,感觉还是很累;
(5)第二天白天疲劳、全身不舒服、情绪不稳定、瞌睡、影响工作学习;
(6)失眠症状一周至少发生3次,为短期失眠,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,为慢性失眠。
当然,仅仅是睡眠差也不算什么,短期睡眠不好会有明显的日间困倦,精力、体力下降,注意力、记忆力减退等情况,但长期下来,就会增加身体和躯体疾病的患病风险。
研究表明,长期失眠导致心境障碍发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4倍,而心境障碍患者中98%患者伴有失眠,同时,睡眠障碍也与躯体疾病密切相关。长期睡眠障碍还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、高血压病、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、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如:睡眠不足,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。在一项涉及3974名健康志愿者,随访时间长达近10年的临床研究中,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睡7-8个小时的人相比,那些每天睡不够6小时的人,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风险增加27%。
造成心理和精神疾病。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发现,睡眠障碍是几乎每种精神疾病的潜在症状,当一个人患有精神类疾病时,失眠的可能性也会较高。在某种程度上,睡眠质量可以成为心理健康的晴雨表,据估计,有将近一半的失眠患者伴有精神疾病,最常见如焦虑、抑郁等。一项研究发现,失眠的人患严重抑郁症的可能性高6倍,这是一个重大的自杀危险因素——一个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,失眠和自杀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。解决失眠问题非常重要。
长期睡眠不足或致免疫系统崩盘。最直接的受害者,其实是人体的免疫系统。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的Stoyan Dimitrov博士和他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,睡眠竟会影响免疫细胞T细胞的工作效率,熬夜、失眠会大幅降低T细胞活性,而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正常免疫功能,甚至导致免疫系统崩盘。
从图表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睡眠对免疫T细胞工作效率的影响,一夜不睡的危害就已经如此之大,长期的失眠、熬夜更是不敢想象。
如何应对睡眠危机?
首先,需要调整生活习惯,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并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方法,如深呼吸、冥想等,以改善睡眠质量。
在临床治疗方面,针对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。尽管传统镇静催眠药物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疗效显著,但其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。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以及中医非药物治疗等,但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复杂、耗时长且容易复发。
近年来,随着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,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方法,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可改善睡眠质量。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,成为当前临床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。
2017年,发表在《中国临床心理学》杂志的一项临床观察成果显示,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长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。
这项研究正式打开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眠的大门。
该研究挑选了经过中医药物、认知行为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39位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,其中19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的移植,另外20位年龄、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眠药物。这些患者均入睡困难,睡眠质量下降,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。
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,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慢性失眠1个月起效,且一次治疗作用可持续达1年之久,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。
药物治疗组虽然开始显现疗效不错,但治疗3个月后,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评分开始出现下降,同治疗前几乎毫无差异。
最重要的是,药物治疗组的患者80%出现失眠症状反弹现象,这是干细胞治疗组所没有的。干细胞治疗仅一次就能提高和改善睡眠治疗,并且可持续长达12个月之久,且无明显不良反应。
干细胞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
分泌细胞因子
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,这些因子具有抗炎、抗凋亡、促进血管再生等作用,有助于组织细胞的修复和再生。
免疫调节
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反应,促进调节性T细胞发挥作用,增加免疫力,避免疾病的影响。
影响神经递质水平
干细胞还可通过调节睡眠-觉醒相关的神经递质的表达,来影响睡眠,从而达到改善失眠症状、降低不良反应等目的。
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
干细胞可以调节免疫反应,促进调节性T细胞发挥作用,增加免疫力,避免疾病的影响。
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
干细胞的植入可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,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给受损的神经细胞,增强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,提高睡眠质量。
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于神经系统,调节身体的自然节律,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,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。
干细胞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和长效性。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,干细胞治疗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和副作用。同时,由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,因此治疗效果更为持久。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,相信干细胞治疗将在未来为更多失眠患者带来福音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